编者按:置身百年未有的时代浪潮之下,企业和人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。
2023年以来,中国经济迅速企稳和复苏,投资、消费、出口三驾马车在此间发挥着各自的作用,但深刻的改变已经渗透各行各业。
(资料图)
面对变化的世界,我们应以更高视野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;那些始终保持信心、居安思危和未雨绸缪的企业,他们的体系、模式与策略,成为当下和未来制胜的关键。
历经数十载传承与创新,博鳌房地产论坛系列活动一直紧跟全局形势,不断革新模式与架构。故此,观点新媒体全新策划和推出2023博鳌特别报道系列——“有心者胜”,通过企业研读与报道、深度采访与交流等,传递信心与希望,讲述企业和企业家的故事。
作为其中的“新经济篇”,将以创新、多元与专业的视野,观察相关标杆企业在土地、不动产、产业、资本循环组合构建的新经济产业领域所取得发展,以及可借鉴的经验。
观点网 “市场在回归理性”,这是IWG集团中国区总裁胡懋对办公空间行业的判断。
如果说2015年是中国联合办公元年,那IWG集团可谓是该行业当之无愧的“鼻祖”。
1989年,英国企业家马克·迪克森(Mark Dixon)创办了IWG集团的前身--Regus雷格斯,目标是为布鲁塞尔的客户提供服务式办公空间。
在千禧年到来之前,IWG集团便已进入中国,至今已运营28年,在全国31个城市运营120多家灵活办公中心,覆盖丰富的产品及服务。
尽管是行业资深玩家,但在这一赛道风起云涌之时,IWG集团似乎比那些新兴的资本宠儿更不热衷于一些攫人眼球的故事。
胡懋说,这个行业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,需要非常精细化的运营,包括强大的底层运营系统、稳固专业的销售团队,以及持之以恒的客户维护和严格的成本控制。
“这不是一个暴利行业。”
行稳致远
2015年左右,资本涌入催生了许多办公空间赛道新玩家,WeWork中国、优客工场、ATLAS寰图、氪空间、梦想加等相继登上舞台,勾勒一个个造富神话。
跑马圈地、烧钱扩张,联合办公项目如雨后春笋在中国大地遍地开花。有数据显示,国内联合办公空间(含孵化器)数量从2014年的50家发展到2015年的2300家,翻了46倍。
只是互联网式规模战在现实物理空间终究水土不服,靠资本吹起的泡泡也终难持久,盛极而衰的历史周期规律下,办公空间行业迅速迎来了萎缩。
根据《2020年中国办公行业疫情应对及诉求分析报告》,61.9%的品牌项目拓展停滞,52.38%的品牌存在现金流紧张、客户减少、业务骤停问题。
“烧钱烧倒了一大波进入这个赛道的公司。”胡懋回想这些年来行业的起起伏伏,不无感慨,“因为我们运营的是物理空间,不是虚拟空间,成本跟规模几乎是成正比增长的。”
基于这个逻辑,砸钱扩张规模的竞争方式在办公空间行业无法持续,通过压低价格来保证出租率则会陷入盈利陷阱--客户留存率不高、收入甚至无法覆盖成本。
IWG集团也曾吃过高速扩张的亏,2002年,因业绩不佳,集团以5100万英镑出售58%英国业务股权,2003年Regus雷格斯美国申请破产保护。之后随着经营调整业绩好转又于2006年花费8800万英镑收回英国业务股权。
过往的经验使得IWG集团在国内这波热潮中更加审慎,尽管由于竞争对手的涌入对业务造成冲击,“但我们还是保持自己的定力,知道自己该做什么”,胡懋如是说。
例如,继续维护与大客户的关系。IWG集团主要客户群体来自于跨国公司,胡懋介绍,集团在中国多年的发展也积聚了许多国内客户,但国际客户比例仍占据五至六成,且多以成熟性企业为主。
胡懋坦言,在这个过程中,集团规模也有缩减,淘汰运营不良的项目。“不计成本,不追求效益的拼命扩张,怎么可能生存下去?我们有非常严格的单店盈利管理指标,否则扩张一家就是烧钱一家,没有投资人会持续为你输血,对公司来说就是路越走越窄,无以为继。”
在胡懋看来,现在反而是一个很好的时机,大浪淘沙之后,市场回归于理性,回归到商业的本质。
布局:纵横发展
千帆过尽,大多办公企业都在各寻出路,以期找到一条可持续增长的通路。作为全球最大的灵活办公空间缔造者,IWG集团始终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丰富多样的灵活办公选择。
随着疫情对人们办公习惯的改变,混合办公模式越来越被企业及职工青睐。混合办公模式即“传统办公方式+远程居家办公+灵活办公”。
由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业务的不稳定性,传统办公方式无法规避工位空置、空间浪费、租金高昂等短板,同时又由于居家办公面临着干扰多、注意力难集中等因素,于是辅以灵活办公空间的“混合办公”模式成为许多企业的最佳选择。
灵活办公,或分布式办公,即相对于传统的集中式办公模式而言,不再让一个团队聚集所有工作者到同一空间办公,而是允许员工在各地不同的灵活空间工作,通过远程协作和配合完成团队合作。
IWG集团在全球部署超过3500家灵活办公空间网点,便是为了适应目前日益盛行的多方位、多地区的灵活办公选择,使后疫情时代下的职场人士在任何便捷、就近地点办公。
在胡懋看来,随着全球对混合办公模式的提倡与追随,灵活办公空间在未来存在一定增长潜力。
基于对办公空间行业前景的看好,胡懋希望IWG集团能加大力度在国内布局。IWG集团采取“纵横”策略,从品牌与地域两端出发织出一张覆盖全国范围的网络。
纵向上,根据地域经济特点,通过不同品牌定位去最大限度挖掘当地灵活办公需求,覆盖不同细分市场。据了解,目前IWG集团在国内铺开了四条产品线,品牌定位从高端到中低端依次为Signature、Spaces、 Regus雷格斯以及HQ。
用胡懋的话说,如果按照酒店星级来比喻的话,Signature定位为超五星或者六星级,拥有更高标准的装修风格;Regus雷格斯和Spaces定位为五星级,HQ则是经济适用型。
横向上,从地域端将项目网络铺广织密,不仅覆盖一线城市的CBD,还要在城市副中心以及新兴或城市改造区域建点,继而下沉到三四线城市,以不同的品牌和产品层次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。比如,我们最近签约马上要进入的新城市有哈尔滨,唐山,威海,烟台,台州,常州等。
他指,所谓灵活办公,不仅是时间与空间大小上的灵活,还包括地点上的灵活。所以灵活办公空间项目需要广撒网,布点越多越好,这样客户才能从区位上进行灵活选择。
因此,IWG集团尝试在不同环境与场景中设立灵活办公网点。比如,与英国最大连锁超市Tesco合作,在超市里开辟一个区域作为办公空间,方便周边居民区的住户来此处办公。
灵活性,不仅是IWG集团打造办公产品的基本逻辑,也是整个办公空间行业赖以生存的宗旨。
在国际经济下行周期,叠加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,企业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。在业务需求不明朗的情况下,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,企业需要更加灵活的办公布局策略。
行业的健康之势
重资产扩张资金需求大,不够灵活,难以快速扩大规模,并且存在风险,近年办公企业逐步向轻资产模式转型。
胡懋也表示,IWG集团现在很少按照以前的方式跟业主签传统租约,而是像酒店管理一样进行品牌和管理的输出,“在扩张比较快速的情况下,轻资产模式比例会更大一些。”
除管理合作模式外,IWG集团还为本土合作伙伴开放特许经营模式,业主可通过授权使用IWG集团旗下品牌和商标。
2022年10月,IWG集团正式启动于上海虹桥商务区的全新Regus雷格斯灵活办公中心,为在华首个特许加盟经营模式的中心。
通过更加灵活的特许经营模式,IWG集团可以加快灵活办公中心开设的脚步。如胡懋所言,IWG集团未来五至十年在中国的发展目标是加快布局,提高中国业务在集团中的占比。
除此之外,IWG集团还在尝试与不同的合作伙伴探索多样合作模式,以实现更快速的扩张。例如今年7月与万达酒店及度假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通过“酒改办”挖掘存量市场空间,预计将于3年内完成50个混合办公空间项目。
胡懋介绍,将商务型酒店效益不高的楼层进行改造,打造成灵活办公场所,将有效提高酒店的经济效益,于双方而言是一个双赢的合作。
在行业深耕多年,胡懋仍然具有万丈雄心,对办公空间行业未来充满乐观与憧憬。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对这个行业定性,胡懋决定用“健康”,其含义可外延至财务的健康、发展的健康以及环境的健康。
IWG集团发布的2022-2023白皮书中指出未来将重塑办公行业的十个新趋势,其中包括人力资源概念的转换、灵活办公弹性升级、更分散的雇佣范围、城郊办公兴起、更短的通勤时间、办公体验设计、虚拟协作、环保红利、减少成本、产出效率代替出勤率。
胡懋所指的“健康”便蕴含在这十个趋势之中,无论是在企业端减少成本获得财务健康,还是员工层面的减少通勤时间提升个人幸福感,或是从大业主和政府的角度出发,使环境满足ESG要求获得绿色发展,各个利益相关方都可以用“健康”连接起来。
“所以灵活办公在未来是很有前途、很有发展潜力的模式。”或许在胡懋眼中,IWG集团历经三十余年沉浮,在经济周期中起落,早已“轻舟已过万重山”。
以下为观点新媒体对IWG集团中国区域总裁胡懋先生的专访实录:
观点新媒体:IWG集团还是坚定地做灵活办公?客户构成是怎样的?
胡懋:疫情之后,整个大环境尤其经济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,我们看到更多的跨地区和跨国公司采纳灵活办公的方式。
大型公司办公布局的策略这三年以来发生了很多变化,从原来集中在某一个物理空间,到现在越来越多采取灵活、分布式的办公,来应对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,和业务的不稳定性。
所以,我们称之为灵活办公,主要适用于跨地区和跨国公司办公室布局策略,满足他们办公空间需求的变化。
经过在中国将近30年的发展,我们从最初专注于服务国外驻华企业和机构,到现在发展了很多国内客户, 但外资企业仍占近50%-60%。其中,IWG集团和83%以上全球500强跨国企业签有全球协议。这些公司入华开展业务,首先会搜寻我们在各个城市的网点,来满足他们公司落地和员工招聘的需求。
现在很多中资企业在出海时,也选择IWG集团在120多个国家,超过3500家灵活办公中心作为开展业务的起点。当他们体验到IWG集团办公服务的灵活性、高效性、以及成本可控性,再反过头来在国内不同城市使用我们的灵活办公空间。
观点新媒体:现在有些外企撤出了,对客户构成会不会有影响?
胡懋:有正面也有负面,整个国际大环境包括地缘政治非常紧张,这对我们服务外商的业务也有不利影响。
但是也有正面影响,很多大公司在应对经济环境或者业务需求不明朗的情况下,需要更灵活的办公布局策略。大的办公室可能会缩减,一部分员工将安排在灵活办公空间。
对我们而言,在经济不确定的状况下,首先是管好现在的存量。我们也在不断进行调整,获得一些增量客户,同时一些位置不太好的项目在租约到期之后就不再续约了。
我们在不断调整、整合、优化在全国的布局,把好的中心尽量留下来,并且进行升级改造。
观点新媒体:从地域上看,目前布局情况是怎样的?未来有怎样的计划?
胡懋:我们现在已经覆盖了一线城市和大部分省会城市,也逐步下沉到二三线经济较强的城市。在国内有120多家中心,覆盖31个城市。因为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,所以我们以多样的品牌定位和定价,吸引有灵活办公需求的客户。
IWG集团的发展策略是一纵一横,纵向是品牌和产品的多样化来覆盖不同的市场细分,从最高端到中端。目前在国内有四个品牌,如果按照酒店星级比喻的话,Regus雷格斯、Spaces都是五星级;Signature更高一些,五星+或者六星级;还有一个经济型的,叫HQ。
横向是把网络铺广织密,不仅覆盖一线城市的CBD,还要在城市副中心以及新兴或城市改造区域建点,也会下沉到三四线城市,以不同的品牌和产品层次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。现在IWG集团在全球有3500多家中心,遍布120多个国家,像纽约,伦敦等国际性大都市,我们就有一百二三十家,而中国才120多家,市场渗透率还很小,成长空间巨大。
IWG集团在中国未来五到十年的策略不是要减少,而是以加快、大力布局为目标。
观点新媒体:国内灵活办公还是有非常可观的增长空间,但这几年从行业来看为什么规模在萎缩?
胡懋:这个行业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,IWG集团一直在精耕细作,其实需要非常精细化的经营、强大的底层运营系统、稳固专业的销售团队,以及持之以恒的客户维护和严格的成本控制。
因为我们运营的是物理空间,不是虚拟空间,成本跟规模几乎是成正比增长。
(前些年的一些)恶性竞争给我们也造成了压力,大家都把价格往下压,都赚不了钱。但是我们还是非常谨慎,保持定力,知道自己该做什么。在成本的控制、客户的服务上,继续跟大客户搞好关系,维护全球大客户关系,把业务稳定下来。
那段时间我们受到一些的影响,规模也有缩减,但现在对我们来说,是一个很好的时机,大浪淘沙之后,市场回归理性。
观点新媒体:以前跟业主的合作模式可能是签一个十年的租约,随着时代发展,会不会有一些比较创新的合作模式?
胡懋:现在很少按照原来那样跟大业主签一个传统租约,我们已经转型,像酒店管理一样进行品牌和管理的输出,采取轻资产模式。
背后的逻辑有两方面:一是利用各方的资源优势,达到共赢效益。IWG集团的优势在于我们全球的品牌效应、庞大的客户网络和丰富的管理能力,可以赋能大业主运营灵活办公空间。业主能够把闲置资产利用起来,在楼宇中打造不同的办公空间租赁模式,进行差异化经营,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,吸引到更优质的客户。
二是便于加速扩张,利用社会资源和资金,快速布点和织密网络。
观点新媒体:您如何看待灵活办公这个行业的发展?如果要定性的话会选择怎样的词?
胡懋:为什么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有信心?我想用“健康”这个关键词连接各个相关方,里面的含义包括了公司财务的健康、发展的健康和环境的健康。
具体来说,从企业客户角度来看,可以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,减少办公室的装修固定投入,减轻长期租金带来的财务责任,所以对企业财务来说是一个财务健康的方式;
再者,诸多大型公司提倡ESG作为公司的社会使命,采取灵活办公方式有助于提升企业ESG层面的贡献,减少冗余的办公空间和碳排放,是绿色发展业务的健康方式。
从员工角度来讲,就近去灵活办公空间,减少了通勤时间,生活和工作能够做到更好的平衡,也是健康的生活方式。我们在全球的调研发现,超过80%员工希望有更灵活的就近办公,更有不少员工宁愿工资减少10%,也不愿选择没有灵活办公政策的公司工作。
从政府层面而言,现在大力提倡“双碳”,如果越来越多的人采取灵活办公方式,不需要每天花大量时间通勤,对交通拥堵和车辆废气排放也有减缓作用,这和政府提倡的“15分钟城市圈”的理念不谋而合。
对业主来说,在原来的传统租赁方式下,办公室因为不同公司的入驻和搬出,需要反复重新拆旧和装修,这造成很大的浪费和环境污染;而像IWG集团旗下的灵活办公空间,则配备了完整的装修、网络、服务体系等,不仅能节约开支、避免浪费,也更是一个健康的运营方式。
各个利益相关方都能用更“健康”的方式连接与发展,所以,灵活办公在未来前途广阔、发展潜力巨大。